前端 10 问之网络 (第一篇)
1、TCP/IP 模型有几层?它们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 物理层:网线传输比特流
- 数据链路层:解决了局域网内主机间通信
- 网络层:解决了两个局域网之间的通信
- 传输层:解决了数据传输到主机后,应该交给哪个进程处理的问题 w
2、HTTP 有哪些常见的状态码
1、200 OK
: 请求成功
2、301 Moved Permanently
: 永久重定向
3、302 Found
: 临时重定向
4、304 Not Modified
: 所请求的资源未修改
5、400 Bad Request
: 客户端请求的语法错误,服务器无法理解
6、401 Unauthorized
: 请求要求用户的身份认证
7、403 Forbidden
: 服务器拒绝执行此请求
8、404 Not Found
: 要请求的资源没有找到
9、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内部错误
相关链接: HTTP 响应代码
3、为什么服务器有时候会返回 304 状态码
先上一张 HTTP 请求流程图:
浏览器进行资源请求时,大致会经过如下几个阶段:
1、是否禁止缓存
禁止缓存指的是缓存中不得存储任何关于客户端请求和服务端响应的内容。每次由客户端发起的请求都会下载完整的响应内容。
在请求头中,Cache-Control: no-store
与Pragma: no-cache
都可以禁止缓存,
但两者也有区别,Pragma: no-cache
可以兼容http 1.0
,而Cache-Control: no-store
是http 1.1
提供的。因此,Pragma: no-cache
可以应用到http 1.0
和http 1.1
,而Cache-Control: no-store
只能应用于http 1.1
。
2、是否检查本地副本是否过期
是否检查本地版本是否过期主要由Cache-Control
的 no-cache
和must-revalidate
这两个可选值控制,其中:
no-cache
: 告诉浏览器、缓存服务器,不管本地副本是否过期,使用资源副本前,一定要到源服务器进行副本有效性校验。must-revalidate
:告诉浏览器、缓存服务器,本地副本过期前,可以使用本地副本;本地副本一旦过期,必须去源服务器进行有效性校验。
3、本地副本是否过期
想要知道本地副本是否过期,我们就需要了解缓存的过期机制:
(1)、过期机制中,最重要的指令是 max-age=<seconds>
,它表示资源能够被缓的最大时间;它通常会和must-revalidate
一起使用,使用起来就像下面这样:
|
|
(2)、如果不含有max-age
属性,则会去查看是否包含Expires属性,,通过比较Expires的值和头里面Date属性的值来判断是否缓存还有效。
(3)、如果 max-age
和 expires
属性都没有,找找头里的 Last-Modified 信息。如果有,缓存的寿命就等于头里面 Date
的值减去Last-Modified
的值除以 10(注:根据 rfc2626 其实也就是乘以 10%)。
4、如果本地副本没有过期
如果本地副本没有过期,则会直接重缓存中读取资源,并返回 200 状态码。
5、如果本地副本过期
如果本地副本过期,则会进行到源服务器进行有效性校验的前期准备。
首先,会在请求头里寻找If-None-Match字段,其值为服务器上次返回的ETag响应头的值:
如果请求头里没有If-None-Match字段,则会在请求头中寻找If-Modified-Since字段,其值为服务器上次返回的Last-Modified响应头中的日期值:
如果If-None-Match
与If-Modified-Since
都没有,则会直接向服务器请求数据。
6、到源服务器进行有效性校验
如果请求头中带有If-None-Match
或If-Modified-Since
,则会到源服务器进行有效性校验,如果源服务器资源没有变化,则会返回 304;如果有变化,则返回 200;
相关链接: 304 状态码
4、HTTP 有哪些常见请求头和响应头
常用的 HTTP 请求头
1、Accept
: 表示可接受的响应内容类型
例如:Accept: text/html,application/xhtml+xml,application/xml
2、Accept-Encoding
: 表示可接受的响应内容的编码方式
例如:Accept-Encoding: gzip, deflate
3、Accept-Language
: 表示可接受的响应内容语言
例如:Accept-Language: zh-CN
4、Authorization
: 表示请求资源时提供的认证信息,这个在 JWT 请求中经常会看到
例如:Authorization: Bearer eykp***XVCJ9.eyJleH***dCI6MTU.v6XJh***rtqKq6L4
5、Cache-Control
: 用来指定当前的请求/回复中的,是否使用缓存机制
通常有 no-cache
、no-store
、max-age=<seconds>
作为 value
例如:Cache-Control: no-cache
6、Connection
: 表示浏览器想要的使用的连接类型
例如:Connection: keep-alive
7、Host
: 表示要请求的服务器的域名以及端口号
例如:Host: backend.com:8866
8、User-Agent
: 表示浏览器的身份标识
例如:User-Agent: Mozilla/5.0 ***** Chrome/85.0.4183.83
9、Origin
: 表示请求该资源的域名或者 IP
通常跨域请求资源时会看到这个请求头
例如:Origin: http://47.98.63.26
常用的 HTTP 响应头
1、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指定哪些网站可以跨域源资源共享
例如: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2、Cache-Control
: 告诉浏览器缓存这个对象及缓存有效时间
例如:Cache-Control: max-age=3600
3、Date
: 表示此条消息被发送时的日期和时间
例如:Date: Tue, 15 Nov 1994 08:12:31 GMT
4、Last-Modified
: 表示所请求的对象的最后修改日期
例如:Last-Modified: Dec, 26 Dec 2015 17:30:00 GMT
5、ETag
: 表示对于某个资源的某个特定版本的一个标识符
通常用于检查资源是否过期
例如:ETag: "737060cd8c284d8af7ad3082f209582d"
6、Expires
: 指定一个日期/时间,超过该时间则认为此回应已经过期
例如:Expires: Thu, 01 Dec 1994 16:00:00 GMT
相关链接: 常用的 HTTP 请求头与响应头
5、HTTP 中 Get 和 Post 的区别?
GET 和 POST 方法没有实质区别,只是报文格式不同。
相同点
GET 和 POST 只是 HTTP 协议中两种请求方式,而 HTTP 协议是基于 TCP/IP 的应用层协议,无论 GET 还是 POST,用的都是同一个传输层协议,所以在传输上,没有区别。
不同点
从 HTTP 定义的标准来看
- GET 用于信息获取,而且应该是安全和幂等的
- POST 请求表示可能修改服务器上资源的请求
从请求方式上来看
- GET 请求的数据会附在 URL 后面,POST 的数据放在 HTTP 包体中
- POST 安全性比 GET 安全性高
- GET 请求是幂等性的,POST 请求不是
有些客户端为了优化请求 POST 会产生两个 TCP 数据包。
6、TCP 三次握手
第一次: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给服务端,其中 SYN=1,seq=x。发送完毕后进入 YSN_END 状态。
第二次:服务端接收到报文后,发回确认报文,其中 ACK=1,ack=x+1,因为需要客户端确认,所以报文中也有 SYN=1,seq=y 的信息。发送完后进入 SYN_RCVD 状态。
第三次:客户端接收到报文后,发送确认报文,其中 ACK=1,ack=y+1。发送完客户端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服务端接收到报文后,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到此,连接建立完成。
相关链接: UDP 和 TCP 协议
7、TCP 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两次握手不行吗?
为了防止 已失效的链接请求报文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假设有这样一种场景,客户端发送了第一个请求连接并且没有丢失,而是在网络结点中滞留的时间太长了,由于 TCP 的客户端迟迟没有收到确认报文,以为服务器没有收到,此时重新向服务器发送这条报文,此后客户端和服务器经过两次握手完成连接,传输数据,然后关闭连接。此时此前滞留的那一次请求连接,网络通畅了到达了服务器,这个报文本该是失效的,但是,两次握手的机制将会让客户端和服务器再次建立连接,这将导致不必要的错误和资源的浪费。
如果采用的是三次握手,就算是那一次失效的报文传送过来了,服务端接受到了那条失效报文并且回复了确认报文,但是客户端不会再次发出确认。由于服务器收不到确认,就知道客户端并没有请求连接。
8、TCP 四次挥手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 FIN=1,seq=x 的包给服务端,表示自己没有数据要进行传输,单面连接传输要关闭。发送完后,客户端进入 FIN_WAIT_1 状态。
第二次挥手:服务端收到请求包后,发回 ACK=1,ack=x+1 的确认包,表示确认断开连接。服务端进入 CLOSE_WAIT 状态。客户端收到该包后,进入 FIN_WAIT_2 状态。此时客户端到服务端的数据连接已断开。
第三次挥手:服务端发送 FIN=1,seq=y 的包给客户端,表示自己没有数据要给客户端了。发送完后进入 LAST_ACK 状态,等待客户端的确认包。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收到请求包后,发送 ACK=1,ack=y+1 的确认包给服务端,并进入 TIME_WAIT 状态,有可能要重传确认包。服务端收到确认包后,进入 CLOSED 状态,服务端到客户端的连接已断开。客户端等到一段时间后也会进入 CLOSED 状态。
相关链接: UDP 和 TCP 协议
9、为什么建立连接是三次握手,关闭连接确是四次挥手呢?
建立连接的时候,服务器在 LISTEN 状态下,收到建立连接请求的 SYN 报文后,把 ACK 和 SYN 放在一个报文里发送给客户端。
而关闭连接时,服务器收到对方的 FIN 报文时,仅仅表示对方不再发送数据了但是还能接收数据,而自己也未必全部数据都发送给对方了,所以己方可以立即关闭,也可以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后,再发送 FIN 报文给对方来表示同意现在关闭连接,因此,己方 ACK 和 FIN 一般都会分开发送,从而导致多了一次。
10、TCP 如何保证可靠传输?
- 数据包校验
- 超时重传机制
- 对失序数据包重排序
- TCP 供流量控制
- TCP 供拥塞控制